主楼采用筏板基础,裙楼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,共38 根, 桩径为 800 mm,有效桩长 为 10 m,以中粗砂作为桩端持力层,其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,结合该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场地地质条件,本工程采用了后注浆技术 对灌注桩桩端进行压力注浆,通过后注浆使桩端持力层的受力面积增大,扩底直径为 2.3m ~ 2.6m,通过计算及工程桩试桩,其承载 力和变形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。
桩底注浆工艺
1、桩底注浆工艺流程
埋设注浆管→高压水疏通注浆管道→制浆→注浆。
2、注浆参数的选择
2.1埋设注浆管
在钢筋笼的两侧对称安放 2 根直径 20 mm 的注浆管,注浆管采用管箍连接。注浆管下端埋入 桩端持力层中粗砂 500 mm,且注浆管的端部用直径 5 mm ~ 10 mm 的碎石包裹,以利于高压注浆时注浆阀能够顺利打开。
2.2 高压水疏通注浆管道
当钻孔灌注桩成桩后 48 h ~ 72 h,向注浆管注入高压清水,以 清除射浆管逆止阀周围混凝土 中水泥浆液,打通注浆通道。其压力约 2. 0 MPa,稳定压力 0. 8 MPa ~ 1. 2 MPa。整个高压水疏通注 浆管道工作大约持续 2 min ~ 3 min 即可终止。
2.3注浆龄期
桩体后压浆时由于水泥浆体具有很高的压力,为避免注浆过 程中桩体混凝土破坏,注浆前桩体 混凝土要达到一定强度。本工程中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,注浆时间在成桩后 3 d 开始。
2.4浆液水灰比
水泥浆液的水灰比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确定。对于 粗粒土,宜选取水灰比稍小的浆液, 而对于细粒土,则选用水灰比 稍大的浆液更为有利。一般水灰比较小时,为使浆液流动更方 便,常常在浆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减水 剂,从而避免注浆过程中 因注浆管道堵塞而导致注浆失败。本工程注浆材料选用 P.S32.5矿渣硅酸盐水泥,水灰比为 0.6。
2.5注浆量
桩端注浆量依据桩端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能、孔底沉渣量、桩 竖向承载力提高幅度等因素综合 确定,注浆量可按下式进行估算:
Q = απRHβn。
其中,Q 为每根桩浆液注入量,m ; α 为浆液损耗系数,取 1.1 ~ 1.3; R 为浆液有效 扩散半径,m; H 为注浆段的高度,一般为 0.5 m ~ 1 m; n 为空隙率; β 为浆液充填系数,取 0.4 ~ 0.9。 本工程中,每 根桩浆液注入量为 1.6m 左右。前两级各注 400 L,后一级注 800 L。每根桩注入水泥量为 890 kg。
2.6 注浆压力
注浆压力一般以不使桩体产生整体上移或桩周土体产生整 体剪切破坏为前提,且注浆过程中桩 体混凝土不得出现因注浆而 发生破坏的现象。注浆压力初始阶段压力一般较大,注浆管打开后注浆压力多控制在0.5 MPa ~ 1 MPa。 本工程注浆压力为0.8 MPa。
2.7 注浆结束标准
当注浆量达到预定浆液注入量或注浆压力大于预定注浆压力时,即可终止注浆。
3、注浆注意事项
1) 注浆过程中出现注浆压力突然下降或注浆量突然增大时, 应立即检查原因,如有浆液跑、冒 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,并采取封 堵、减小注浆压力、加大浆液浓度等措施,或采用间歇注浆的方 法。
2) 注浆顺序采用先桩侧注浆、后桩端注浆,先群桩外侧注浆, 后群桩内部注浆的方式。
3) 注浆结束后,注浆管端部应采取封堵 闭浆,以免出现冒浆现象,影响注浆效果。